光崀大村

安宁市太平镇光崀大村,坐落在半山区,自然生态,风景秀丽,它原来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山村。自从安宁市倾力打造太平新城后,周边村子的命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由于建设用地的需要,土地全部被征用,有的村子被整体拆迁,老房子被轰鸣的破拆机夷为平地,高楼大厦掘地而起,百年村落从此消失。而光崀大村似乎是幸运的,整村被征用后,除村民全部搬迁出自家老宅外,村落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,这里是要打造成一个文化创意村落,一个文创特色小镇。

我们步行三百米来到一家百年老宅院,庭院大门左侧竖了一块木牌,“七里香本味坊”几个彩色大字格外醒目。进入庭院,过年的气氛还很浓,四处张灯结彩,火红的灯笼挂到树梢,挂到檐口,院子一派喜庆。我不停地在院落、房间、屋顶观览拍照,被一些物件所吸引并感动,那看似有些年代的石器摆放一地,农家的生活用具,劳动工具,都能引起游客们的极大兴趣,有的好奇,有的感慨,而我则感到很熟悉很亲切,它们曾经离我的生活很近,因为这是农家生活的缩影。 院落看似破旧,有的屋顶都没了,裸露的泥巴墙被风雨浸蚀得摇摇欲坠,我不敢立危墙之下,并善意提醒主人,主人一点不惊讶,并告诉我说,一开始她也有此担心,但村里有经验的人说,摇墙不倒,硬壁易摧。事实确实如此,她们准备整修院落,想拆一破墙,几人合力都推不倒,怪哉!世间事物就是那么神奇!接下来她们要请有创意的设计师把院落重新规划一番,一定要突出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的主题,让游客耳目一新。

院落现在的主人是我大姨姐的高中同学、班长,一个聪明能干的中年妇女,她们夫妻俩承租了这个院落。我们在闲聊中得知她爸爸是贵州晴隆人,妈妈是云南人,她在昆明生活了近四十年,我们还攀上了老乡,又格外亲切了几分。她现在经营的是贵州晴隆风味,主打鹅肉米线和晴隆粑粑,这是她最拿手的厨艺。听说我是凯里那边的,她了解凯里酸汤好吃,还有意想把凯里酸汤引进来,她想在光崀大村把饮食做出特色,做出风格,做出品牌。随着光崀大村文创村落的不断发展,知名度也会不断扩散,来玩的游客也会越来越多,她家的七里香鹅肉米线也会引来千千万万的食客。味真,何偿不是食客们向往的坊间!我相信:七里香本味坊,一定会做得最棒、更好!


光崀大村来了一些音乐人、手工艺人和建筑师,建筑师在这里改造古民居风格。由于春节期间有的没有开门,我们只参观了回归艺尚空间、铁意坊和陶瓷坊。主人别出新裁,独具匠心,在民间收集了一些凡人眼中的“破烂”,而经他们妙手打造,俨然成了很有欣赏价值和趣味的艺术品,他们的艺术粗旷,粗线条,锐空间,想像力,完全凭你的想像空间去逐摸出它的原物本真,这些作品出神入画,微妙微俏,引人入胜。
有些年代的物件不竟让你追忆起那过去的岁月,曾经珍贵、时髦和引领潮流的东西又跃然眼前,虽然它破旧了残败了,但它的身上隽刻着时代的印迹。比如有老式放影机、海鸥照像机、键盘打字机、幸福摩托车以及昆明人俗称的“狗牌”等等,如今再现眼前,都是美好的记忆。

如果有念旧的情怀,来到光崀大村文创特色小镇,有一种穿越时光隧道的感受,把你带到过去的记忆里,能触动你心灵深处。看看那些还称不上古董的物件,但作为时代的产物,值得我们去欣赏,去回味。就像是岁月的一壶老酒,醉了天地,醉了人间,看世间过往,愿岁月静好!

百年老宅,古璞生香

筛选谷物的风箱


土地也没人盘作了,村口的风景树见证着历史的变迁





古朴典雅的木制雕刻艺术





过去用来铳谷物的石臼

农家用的碓(dui),能去掉下面石臼中的糙米的皮
















坐在弧形的沙发上听古典民俗音乐演奏,这里还可以学习剪纸艺术




木匠用的刨子模具





老式放影机


老式键盘打字机













幸福摩托车及“狗牌”

用废弃物品制作的蚂蚁造形


用废弃物品制作的羚羊头、角造形。
2019年5月10日 16:04
ꄘ浏览量:0